什麼是扇摺?
「扇摺」是現代立體書常見的紙藝技巧和設計型式。扇摺的做法是先把場景畫面各個元素的輪廓(即刀模)切割出來,但底部不切斷;再依照你想呈現的立體景深,利用凹摺(谷搨)與凸摺(山摺)把每個場景元素摺成階梯狀,有層次感的立體場景就完成了。因為階梯狀的摺法就像傳統摺扇的摺法,所以就叫做「扇摺」(fanfold)。
「扇摺」是1939年德裔美國人班傑明⋅克萊恩(Benjamin Klein)發明,並與太太以Geraldine Clyne筆名出版《跳跳家族》(The Jolly-Jump-Ups)系列。上面的首圖是系列作品”The Jolly Jump-Ups on the Farm” (1940)。
就立體書技術發展的角度來說,「扇摺」是承襲十九世紀普及的層景技術,同樣都是透過一道道景片產生景深而達到立體透視效果。因為技術門檻低,普遍應用在童書類立體書和立體卡片。
扇摺經典作品
庫巴斯塔的機關扇摺書
除了原創者的《跳跳家族》(The Jolly-Jump-Ups)系列,1960年代捷克國寶庫巴斯塔(Vojtěch Kubašta, 1914~1992)將扇摺發揚光大而成為一代宗師。

庫巴斯塔的扇摺書有兩大特色:更立體和更好玩。庫巴斯塔特意放大放斜場景兩邊像翼幕的前景,讓立體透視效果更立體更有魄力;庫巴斯塔最棒的巧思是將「拉」機關融入場景,讓讀者拉拉桿和場景互動,更沉浸更好玩。
游龍輝的立體郵摺和立體紙雕卡片
立體郵摺是王國內很特別的收藏。
某一年參觀臺南安平古堡,在紀念品販賣部發現「台灣一級古蹟安平古堡郵票發行紀念專冊」,裡面是安平古堡的扇摺立體場景,註明紙雕設計者是游龍輝。很熟悉的名字。網搜後才想起是1960年代以《仇斷大別山》成名的臺灣漫畫界宗師游龍輝老師。


游龍輝老師在1990年代後期投入立體卡片設計,結合紙雕和扇摺,立體郵摺是主要作品。因緣際會,游龍輝老師千金與我聯繫,整理一份手邊的立體郵摺和立體紙雕卡片送給我收藏。加上之前在市場上搜購的,目的王國收藏了25件游龍輝老師的紙雕扇摺作品,特地拍了YouTube影片記綠收藏。









